您的位置:首頁 > 新聞頻道 > 國內國際 > 國內

探尋中國式現代化之路|瞄準共同富裕,全面推進鄉村振興

2023-02-19 19:34:22  來源:現代快報全媒體  作者:  閱讀: 張家界日報社微信

    共同富裕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美好期盼,是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。

    2023年1月31日,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,要全面推進城鄉、區域協調發展,提高國內大循環的覆蓋面。充分發揮鄉村作為消費市場和要素市場的重要作用,全面推進鄉村振興。

    今年春節期間,福建省寧德市的赤溪村特別熱鬧,好山好水吸引了很多游客,村里的生態旅游辦得紅紅火火。而在30多年前,這里窮得叮當響。1984年,身為基層通訊員的王紹據,第一次走進赤溪村時,貧困的景象讓人落淚,村民過著“家家竹木屋、頓頓揭鍋難”的艱辛生活。從赤溪村離開的當晚,王紹據就給《人民日報》編輯部寫了一封信,題目是《窮山村希望實行特殊政策治窮致富》,《人民日報》為此專門配發了《關懷貧困地區》的評論員文章,當時轟動了全國,掀起一場新時期扶貧開發的巨瀾。

    幾年前,大學畢業的90后青年杜贏,回到赤溪村創業,如今他的白茶已經銷往全國十幾個省市。杜贏公司的8名員工都是本地村民,他不僅自己過上好日子,還帶動了鄉親們在家門口就業,與大家一起致富奔小康。


    △杜贏(右一)創業靠的就是茶葉


    這就是“中國扶貧第一村”赤溪村的故事。過去的十年間,中國打贏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脫貧攻堅戰。依托農業農村特色資源,一個個“赤溪村”通過旅游富村、農業強村、文化立村、生態美村,實現了逆風翻盤。

   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,要“發展鄉村特色產業,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。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,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”。

    在“國民美食”沙縣小吃的發源地——福建三明的沙縣,當地積極推進小吃產業的標準化、連鎖化、產業化轉型升級,小吃變成國民美食,小生意變成百億集群的大產業。


    △沙縣小吃推廣運營中心


    說起小吃帶來的變化,沙縣人的臉上寫滿了幸福和自豪。敢闖敢拼的沙縣人,將沙縣小吃帶到全國各地,也為沙縣小吃的連鎖化、產業化奠定了堅實基礎。如今,當地人致富的“制勝法寶”,又成為助推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。


    △“國民美食”沙縣小吃


    老人們總說“面朝黃土背朝天”,如今現代高效農業打破了農民靠天吃飯的窘境,青年人也在農村玩出很多新花樣,農業產量和效率大幅提升,老鄉們把生活過得有聲有色、紅紅火火??萍己透母?,雙輪驅動加快建設農業強國。

    在江蘇省句容市天王鎮戴莊村,依托有機稻米為主的高效農業產業體系,打造生物多樣性農業,同時大力增強村集體經濟,以村強民富的方式,實現共同富裕。村民人均純收入從2003年的不足3000元,躍升至2021年的37500多元。


    △鎮江的農業大棚


    全國脫貧攻堅楷模、全國“時代楷?!?、全國道德模范趙亞夫說,依托現代高效農業,科學規劃、特色發展,戴莊的經驗已經推廣至全省。

    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,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堅實的戰略支撐。從“中國扶貧第一村”的逆風翻盤到沙縣小吃的網紅出圈,可觀可感的新圖景正徐徐展現。新征程上,我們要繼續奮力譜寫鄉村振興的新篇章,書寫共同富裕的新答卷。

    現代快報記者 王益 鄧雯婷 



    返回欄目[責任編輯:張家界新聞網]

舉報此信息
進入張家界新聞網微站
国产在线每日都有更新